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听了田青同学对同学们运动的倡议,我感到很欣慰。作为体育老师我也想和大家聊这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——“爱生活、爱运动、促学习”。
我每天在操场上看到大家奔跑、跳跃的身影时,总能感受到青春的活力。但我也发现,有些同学会因为锻炼理念的错误或者学业压力大而减少运动,甚至觉得“运动浪费时间”。今天,我得告诉大家:运动不是学习的对立面,而是学习的助推器。
一、爱生活:从积极心态开始
同学们,生活不仅仅是教室里的埋头苦读,它应该是丰富多彩的。爱生活,首先是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。
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?当你情绪低落时,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、一次轻松的慢跑,反而能让心情豁然开朗。这是因为运动时,身体会分泌“内啡肽”,它能帮助我们缓解压力,提升幸福感。
建议如下:
1. 每天给自己一个小目标:比如课间走出教室晒晒太阳,午饭后、晚饭后和同学散步5分钟。
2. 培养一项运动爱好:羽毛球、跳绳、踢毽子……哪怕只是每天坚持几个俯卧撑,都能让你感受到生活的充实。
请大家记住,热爱生活的人,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。
二、爱运动:让身体成为学习的“加油站”
很多同学会问:“老师,高中学习时间这么紧,哪有空运动?”其实,运动不是“抽时间”,而是“挤时间”。校内学习紧张的时候,不需要你专门抽出一整段时间俩锻炼,我们可以挤出每天的碎片化时间来利用,比如课间10分钟、体育课的休息时间等等,去操场跑两圈,做做深蹲活动活动肩颈都是很好的提神醒神、促进血液循环的方法。
科学研究表明,适当的运动能显著提升学习效率:
强记忆力:运动促进大脑血液循环,帮助海马体(负责记忆的区域)发育。
提高专注力:一节课后,简单的拉伸或快走能让你下节课更专注。
改善睡眠:规律运动的人,深度睡眠质量更高,第二天精力更充沛。
实用小技巧:
1. 课间“微运动”:扭扭脖子、耸耸肩,避免久坐僵硬。
2. 利用碎片时间:比如放学后快走回家,或课间打一场乒乓球。
3. 集体运动更有趣:班级间的篮球赛,既能锻炼又能增强凝聚力。
请大家记住运动不是负担,而是为你的学习续航。
三、促学习:运动与学习的“双赢”之道
有人说“四肢发达,头脑简单”,这绝对是误解!真正的优秀者,往往是“运动场上的强者,学业上的赢家”。比如“钟南山院士”,84岁仍坚持健身,工作精力远超年轻人;再比如清华大学“马约翰班”,培养出的学生既是运动健将,又是学术精英。他们的共同点是:懂得用运动调节身心,让学习事半功倍。
那么如何平衡运动与学习?
1. 制定计划:每天留出20-30分钟运动,像对待一节必修课一样认真。
2. 劳逸结合:学累了,做几组深蹲或开合跳,反而能清醒头脑。
3. 队友激励:和同学组队,找个锻炼搭子,互相监督,比如“一个月跳绳挑战”、“每天两公里挑战”等等。
总之:让运动成为一生的习惯
同学们,我今天的讲话总结下来,只有一句真心话:“爱生活、爱运动”不是口号,而是一种能力。
当你学会在奔跑中释放压力,在汗水中找到快乐,你会发现——
生活不再只有试卷和分数,还有阳光和笑声;
学习不再是被动的任务,而是主动的成长;
而你,也会成为一个更有韧性、更有活力的人。
最后,我想用古希腊的一句格言结束今天的分享:“如果你想强壮,跑步吧!如果你想聪明,跑步吧!”
希望从今天起,我们都能走出教室、奔向操场,用健康的体魄迎接每一个挑战!谢谢大家!